32岁的高级知识分子小琴(化名)对“脏”这个字特别敏感。
小琴和心爱的人结婚后,迎来了他们的爱情结晶。但是喜得贵子的喜悦,很快就被现实问题所困扰。和普通家庭一样,婆媳矛盾浮出水面, 而且矛盾不可调和。在一次和婆婆发生争执后,小琴发现自己开始出现担心、害怕,对“脏”这个字眼特别敏感,出门回家后第一时间洗手,而且是反复洗手,涉及情境包括从卫生间洗澡出来不能碰放脏衣服的凳子,否则就会重新洗澡;后来发展到看到凳子就觉得脏,明明没有碰到凳子,但是感觉碰到了凳子,就会再重新洗澡,直到自己认为洗干净了为止。她觉得不洗干净,自己会被传染上疾病,孩子也会被传染上疾病。家人说她没有碰到脏东西,但她不相信家人,她的判断力还不如年幼的孩子,孩子也告诉妈妈:“妈妈你没有碰到,为什么说碰到了?”
再后来在家只要碰到她认为脏的东西,都要洗手。出门前要洗手,为此要提早准备,否则会耽误上班时间; 上班到单位后,必须洗手才能接触电脑和其他物品,否则就不能开始工作; 不参加单位举办的活动,担心被污染;扔垃圾时候离垃圾桶很远就扔,生怕碰到垃圾桶,即使没碰到也感觉碰到了,就会反复洗手;不在公共厕所如厕,包括单位的厕所,为此少喝水。后来她害怕的对象更加泛化,从外面回来,衣服必须先清洗,包括家人和孩子的;阳台衣服在收回来的过程中只要碰到了沙发或没有洗的衣服就要重新洗,每次从阳台上收衣服会把衣服举得高高的,生怕碰到其他物品;床上物品床单和被套、枕套要每周洗一次, 最后发展到每天一洗。在她的眼里,她的周围充满了“脏、脏、脏”,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洗、洗、洗”,除自己反复清洗外,还会要求家人反复清洗,家人必须配合她。 为此和家人关系紧张,甚至与丈夫到了离婚边缘。
经诊断小琴是患上了一种叫强迫障碍的精神疾病。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OC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会经历两种核心症状:
1.强迫思维:反复出现、不受控制的侵入性想法,如“我的手很脏”“门没锁好”“我会伤害别人”等,即使知道不合理也无法摆脱。
2.强迫行为:为了缓解焦虑而重复执行的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门窗、计数、排列物品等,严重时可能耗费数小时。
强迫症的常见表现
1.清洁型:害怕污染,反复洗手、洗澡,拒绝触碰公共物品。
2.检查型:反复确认门锁、电器是否关闭,甚至返回多次检查。
3.对称/计数型:要求物品严格对齐,或重复特定动作(如走路必须踩偶数步)。
4.侵入性思维:突然出现暴力、宗教或性相关的可怕念头(如“我会不会跳下地铁站台”),患者因此极度自责。
误区:强迫症≠爱干净或性格严谨,而是一种无法自控的疾病。
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大脑异常:脑内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失衡,前额叶-纹状体环路功能失调。
遗传:家族中有强迫症或焦虑症病史者风险较高。
心理因素:完美主义、高压环境或童年创伤可能诱发。
如何治疗强迫症?
1.心理治疗:
暴露与反应预防(ERP):逐步让患者接触恐惧情境(如摸门把手但不洗手),打破“焦虑-强迫行为”的循环。
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患者识别并修正不合理信念(如“不洗手就会死”)。
2.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如SSRIs)可调节脑内血清素水平,需长期服用。
3.自我调节:
正念冥想、运动可辅助缓解焦虑。
避免酒精或咖啡因加重症状。
如何帮助强迫症患者?
不指责:不要说“别想了”或“你就是想太多”,这会让患者更自责。
鼓励就医:早治疗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陪伴支持:协助记录症状,陪同进行ERP练习。
强迫症不是“性格问题”,而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通过科学干预,多数患者能显著减少症状,回归正常生活。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深受困扰,请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心理睡眠科联系电话:0558-3903952/0558-3903951
供稿:杨维鹏
版权所有: 颍上县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备案:皖ICP备15025415号-1 公安备案号:34122602000431
医院地址: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甘罗路566号 咨询电话:0558-2826093